岳麓书院对联,岳麓书院楹联揽胜

 杭州画室   2022-09-08 17:38     1 条评论
摘要: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青风峡出口处,占地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七千二百平方米,由门、堂、轩、斋、楼、台、亭、阁、祠、庙、坊、园、碑、泉、沼、池组成。院内古树参天,桃、柳、荷、桐、竹等四

岳麓书院对联大全,岳麓书院楹联揽胜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市岳麓山青风峡出口处,占地面积二万五千平方米,建筑面积七千二百平方米,由门、堂、轩、斋、楼、台、亭、阁、祠、庙、坊、园、碑、泉、沼、池组成。

院内古树参天,桃、柳、荷、桐、竹等四季花木,应有尽有。晨起碧沼可观鱼,夜坐花墩好赏月。春来桃红柳绿;夏日桐荫荷香;深秋红叶满谷;寒冬修竹滴翠。风景秀美,魅力迷人。在建筑风格上独树一帜,巧组了讲学、藏书、祀祭三个有机构成的规制,是湖湘学子读书做学问的理想地方,更显示出庄重、朴素、幽静、超凡而又典雅的古代书院的浓厚气氛。

宋太祖开宝九年,即公元九百七十六年,为潭州太守朱桐创建,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二年历史了,列宋代四大书院之首,比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埃及最高学府艾芝哈尔还早七年,名列世界著名学府之首。宋真宗赐书“岳麓书院”四字匾额,从此闻名天下,声誉大振。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张拭主持书院,朱熹曾两次讲学,生徒千人,达到鼎盛时期。书院人才荟萃,历代著名学者和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宋代陆九渊、明代王守仁、清代王文清、罗典、王先谦等等,都曾来此讲学或主教。湖湘许多重要历史人物,如王夫之、陶澍、贺长龄、魏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杨昌济、杨树达等,都曾在此就读。书院改为学堂和定名湖南大学后,更有大批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如唐才常、黄兴、陈天华、邓中夏、蔡和森、何孟雄等来校求学。毛泽东早年也曾三次寓居半学斋,从事自学和主编《湘江评论》等革命活动。故该院既是湖湘学子的摇篮,又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纪念地,可谓誉满中外。一九八八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书院整修一新,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耀眼,特别引人注目的楹联作品,琳琅满院,书法隽秀,高雅别致,古色古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精美的古代书院建筑群,中外游客参观者络绎不绝,大饱眼福,叹为观止,流连忘返,推崇备至。

前门联云:

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

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

联语为虞愚撰书。行书流畅,装饰简朴,体现了古老书院古朴的门面。上联写出千百年楚地人才辈出,都发源于这所古老书院。下联意在:以岳麓书院为讲学基地的湖湘学派,久传不衰,堪与日月争光。全联高度概括描述了岳麓书院在培养人才和开展学术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既表达了对书院的由衷赞美,又寄托了对湖湘学子的殷切期望。

赫曦台联云:

三湘隽士讲研地;

四海学人向往中。

赫曦台为江南式戏台。“千年学府”匾额悬于台上,台中有朱熹、张拭、王守仁和毛泽东的诗屏。此联悬挂台前两边红柱之上,北京大学教授商鸿逵撰,北京中山书画社副社长王遐举敬书。联语通俗口语化,盛赞岳麓书院不仅是三湘英才讲学、著述的好场所,也还是普天下的有志学子所向往的学府。毋怪作者洋溢着对书院一往情深的美好愿望。又一联悬于戏台后两边红柱之上:

合安利勉而为学:

通天地人之谓才。

这是一副格言联,由清代乾隆进土、时任湖南巡抚的左辅撰写,湖南文史馆馆员、书法家王超尘书。上联意为治学要采用朱熹提出的“安、利、勉”三种方法,即“生知安行者,知也;学知利行者,仁也;困知勉行者,勇也。”三者合而用之,以达成功之目的。下联意为要通晓天、地、人这三才的道理,才能称得上“才”。也就是要博学,乃致成功。全联概括为治学之道,精当独到,堪比金玉良言。

大门联云:

惟楚有材;

於斯为盛。

大门为南方通俗建制“将军”式门。门上悬挂“岳麓书院”金匾,宋真宗御书手迹放大精制,倍增显赫地位。大门两边这副对联,由清代嘉庆时岳麓书院山长袁岘冈出上联,当时在书院求学的张中阶对下联而成。“楚”指楚国。据查楚国分东、西、南三楚,疆域包括现今的湖南、湖北、广西、安徽、陕西、河南、山东、浙江和江西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而今天习惯上主要指湖南、湖北一带。楚地自古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故云“楚有材”。冠上“惟”字,作助词理解,并非“惟有”、“惟一”,意在强调楚地汇集着比其它地方更多的人才,绝非有的误认为只有楚地才有人材之说,其实书院当年名居宋代四大书院之首,评价有据,绝非虚夸之词。“斯”,指岳麓书院。全联意为:楚国人才众多,而在这里的岳麓书院尤集人才之大成。区区八字,高度而集中地概括了书院为国家培养大量人才的精神实质,这是对千年学府人才辈出的赞誉,三湘学子常用此联引以自豪。然则此联既怪又有名气。所谓怪联,乃联文末字上平下仄,当属违律,故联家不能苟同。所谓有名气,得益于流传久远,文美义精,内涵丰富,语言简洁,颜体书法高超,自然谅其下不为例了。

在大门两壁悬挂联云:

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

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

此联由湖南师范大学教授马积高撰,师大美术教授曾晓浒书。上联论述无论古往今来,治理国家,都是将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绝不可忽视世界历史潮流和千年学府的作用。下联评议做学问既有继承,又要革新,英雄人物就在于能顺应时势,融合变通,革除弊病,宋代朱熹、张拭,当代蔡和森、毛泽东,他们的治学良方,值得后辈学习。联语楷书行云流水,自为一宗景观。

二门联云:

纳于大麓;

藏之名山。

二门此次按史料重修,为敞厅游廊式。正门上高悬“名山坛席”匾额,集清道光间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字。门联由清代宣统年间湖南高等学堂学监程颂万撰写,是集《尚书·尧典》和《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名句而成,自然贴切,恰到好处。

在二门两壁又悬联云:

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

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此联由清代乾隆进士、五任达二十七年之久的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撰,集欧阳洵楷书字重刻。上联点明书院的地理位置环境,山接衡湘,水临湘江,深山大泽,龙盘虎踞,气势非凡。下联阐述书院继承孔孟学说,是学习礼仪和知识的好场所。

讲堂联云:

工善其事,必利其器;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讲堂为书院讲学中心所在,又名“忠孝廉节”堂,为朱熹手迹。堂前悬“实事求是”匾额。宏敞的建筑与众多碑刻、楹联等珍贵文物相互辉映、游客驻足敬仰,目不暇接。此联挂于讲堂入口处两边,由清末湖南公立工业专科学校校长宾步程撰书。是集《论语》和韩愈《进学解》中两句格言组成为哲理对联。

讲堂中央四对木柱嵌挂四联,其一云:

院以山名,山因院盛,千年学府传于古;

人因道立,道以人传,一代风流直到今。

木柱顶高悬清乾隆帝手书“道南正脉”金匾。此联由爱国实业家周叔弢撰书。这是一副少见的互为因果对联。上联点出岳麓书院以其所在地岳麓山而得名的,岳麓山因有岳麓书院而誉满天下,盛况空前,千年学府绵延至今,再创辉煌。下联说明人才是因为学说而出名的,而学说又是靠人才去传播的。全联充满了辨证唯物思想,互为因果,是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一个根本规律,不能违反。不足处是联文中的“传”字为异位重字,否则就白璧无瑕了。

其二云:

一水长流池不涸;

两贤互磋道终同。

木柱顶高悬清康熙帝手书“学达性天”金匾。此联由美籍华人、汉学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荣捷撰写。“一水”指湘江。“池”指书院门前的饮马池。“两贤”指朱熹、张拭。联语足见海外炎黄子孙对书院的赞誉和厚爱之深情。

其三云: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沅生芷草,澧育兰花。

此联由中科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撰书。联语巧在:上联两句原本书院大门联,下联引《离骚》句改动而成。从全联看,上下两联各自成对,在内容上也有内在逻辑联系。为何“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回答就在于“沅生芷草,澧育兰花”所致。精美文采,科学论证,令人钦佩。

其四云:

岳麓学府传千载;

书院育材有良规。

此联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撰书。上联直陈岳麓书院历史悠久,下联结论书院育材方法优良。完全符合实际。

讲堂两壁是书院唯一的六十六字长联云:

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陟岳麓峰头,朗月清风,太极悠然可会;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登赫曦台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归。

此联为清代乾隆元年进士、岳麓书院山长旷鲁之撰书,湖南省书协主席颜家龙补书重刻。这是一副哲理联,书艺清秀,黑底贴金字,十分注目。上联大意:是与非,由自己判断;功与过,任别人评说;得与失,则由命定。还是休管这些吧,登上岳麓山顶,饱赏明月清风,便会飘然欲仙,顿觉心旷神怡。下联大意:君亲恩如何报答?民物命如何树立?圣贤道如何传播?站在赫曦台上,眺望衡云湘水。这些难题自然会得到答案。联语既提倡通达的人生态度,又启发人们致力于伦理修身,同时还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书院讲堂的景物,景与理浑成一体,联趣横生。发人深思。上下联前三句为当句自对,颇具功力。

讲堂侧门悬有两联。其一云:

陟此峰颠,看湖浪湘波,总是源头活水;

拜兹堂上,仰贤关圣域,无非心地严师。

此联撰书者为清乾隆进士李峨峰,曾任长沙知府。活水,即流水。宋朱熹《观书有感》句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贤关,进人仕途之门槛。圣域,圣人之境界。联语为一九九五年新制。

其二云:

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

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

此联为清代湘军将领左宗棠撰书,一九九五年集字新制。

这两幅名联都对书院的教育方法和人才兴盛做出了杰出评价和赞叹。

在重修的文庙,现悬挂六联。

文庙大成殿门联云:

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

在大成殿室,三联云: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清康熙帝撰,一九九五年新制挂。

觉世庸民,诗书易象春秋,用垂道法;

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

清乾隆帝撰,一九九五年新制挂。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清乾隆帝撰。联语对文庙尊师重教,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至今仍有重要之作用。悬于文庙庑廊两联。

其一云:

不为子路何由见;

非是文公请退之。

此联为罗典撰书。原联早失。此为一九九五年集字新制而成。子路,姓仲名由,孔门弟子。此指学生。文公,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退之,此为助词,又指清代诗人袁牧。袁牧去岳麓书院求见山长罗典,因其品德不取而被拒见,故写此联,语意双关。

其二云: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此联为湘学大师王闿运撰。原联已失。一九九五年集字新制。

御书楼联云:

圣域修文,前有朱张讲坛,宋清宸翰;

名山汲古,上藏三坟五典,诸子百家。

御书楼在讲堂之后,是皇帝赐书藏书之所,居崇隆地位。楼为近年仿建,为书院唯一宋代建筑缩影。有藏书一万四千余册,这在古代是可观的。此联悬楼两边,由湖南文史馆馆员、书法家何光年为祝贺该楼落成撰书的。圣域修文,指圣地兴修文教之意。宸翰,帝王书法真迹。名山汲古,形容钻研古笈像吸水一样勤奋不已。《三坟》《五典》,指《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古书名。上联盛赞岳麓书院是传播文化学术的“圣域”,使书院闻名天下。下联夸耀御书楼藏书宏富,经典应有尽有。文字虽较深奥,但内容切合主题,无愧联中佳构。

船山词联云:

训诂笺注,六经于易尤专,深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

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

船山祠在御书楼左边,祀祭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专祠。此联由清代道光进士,清末驻英、法、俄公使郭嵩焘撰,书法家刘顺补书。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易,即易经。羲文周孔,即古代伏羲氏、周文王、周公、孔子四人,均与《易经》有关。传伏羲氏始画八卦,周文王写《卦辞》、周公作《爻辞》、 孔子著《十翼》。濂洛关闽,即宋代理学四大学派。濂,周敦颐,史称濂溪派。洛,程颐、程颢讲学洛阳,史称洛派。关,张载讲学陕西关中,史称关派。闽,朱熹讲学福建,史称闽派。上联评述王船山的学术成就,对儒学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提倡经世致用,赞扬其学问深入到《周易》、《周礼》的精细之处,连汉宋诸儒也应自叹不如,退而躬听。下联称颂王船山的人品和著作等身,文章气节高尚,中肯地指出其学术上的地位,认为他是继宋代理学大师之后,元明两代独领风骚的学术大师。引经据典,气魄云天,非大手笔无此精品。

百泉轩联云:

教同化雨绵绵远;

泉似文澜汩汩来。

百泉轩在讲堂右侧,为书院山长们的住宅,该院五十三位山长都曾在此住过。此联刻于百泉轩门柱之上,集清代庄玉句而成,湖南大学教授、书法家周旭书。上联讲教育工作如春风化雨一般,绵绵不断,影响深远。下联描写百泉轩旁的文泉,汩汩不尽,经久旱而不涸,好似学海文澜,源远流长。

其二云:

学忆朱张绵圣脉;

书传虞夏刻螭虬。

此联悬百泉轩宅内,集清代康熙进士、长沙府学教授张维霖句而成。书法家周旭补书。联语意为:读书当忆朱张理学绵延繁盛,写字乃传夏朝岳麓山禹王碑七十七个至今无人辨认的蝌蚪古文。传说是对伟大人物禹王的崇敬和怀念。现经株洲工业学院刘志一教授破译此碑:楚庄王三年(公元前六一一年)冬季,由当地文人或官员所立,内容为歌颂楚庄王三年秋季灭庸国的历史与功绩。古文奇字,即夏代官文,战国末消亡。秦汉后无法识读。距今已有两千零六年历史,是国内目前所知最早的古文奇字碑刻,有极高的史学价值。经国家有关权威专家于一九九五年十月鉴定首肯。

明德堂联云:

金声玉振;

虎跃龙腾。

明德堂在讲堂和百泉轩之间,现供游客购买书院史料或纪念品之所。此联由美籍华人、美国中华楹联学会会长潘力生为母校撰书的赠联。全联赞扬岳麓书院学术活跃,名声远播。颜体书法,苍劲丰满,自成一格。

半学斋联云:

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

于世无偶,百代弦歌贯古今。

半学斋在书院左边,为教学办公用房。现为岳麓书院和湖南大学史迹陈列展览,入内可窥“千年学府”全貌。此联为岳阳校友会于母校定名六十周年时赠送。

吹香亭联云: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吹香亭应于书院孔庙黉门池上,与饮马池中的西亭互成对景。此联集唐代进士、翰林学士杜荀鹤句而成,书法家刘世善补书。此联是早在宋端平年间(公元一二三四——一二三六),尚书钟仙巢始建吹香亭时就有的古联。联语是写四季风景,可见当时岳麓书院之盛况。

三闾大夫祠联云: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三闾大夫祠在书院北侧集贤村,又称屈子祠,为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而建。此联由清代嘉庆时任刑部右侍郎秦小岘撰书,上联以设问起兴,写人们对屈原的怀念,世代为其招魂。下联指楚地后来的人民,劝勉后辈学子领会屈原的伟大思想,永远铭记其爱国精神。在众多祭祀屈原的对联中,秦氏此联独以清新婉约而著称。

悬于时务轩联云:

胸怀子美千间厦;

气压元龙百尺楼。

撰文者为梁启超,师康有为,人称“康梁”。一八九三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湖南维新志士谭嗣同等创办“时务学堂”于岳麓书院一侧,受聘任中文总教习时所题。子美,杜甫字,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可见当时壮志凌云,维新气盛之势。

总之,岳麓书院对联很多,楹联文化相继流远,古今作品竞相媲美,愿海内外学子一揽品味,为中华民族传统楹联文化而奋力弘猷。

以上就是关于岳麓书院对联,岳麓书院楹联揽胜 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地址:http://huashi.yiriyitiao.cn/2273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网友投稿发布,本站小编: 画室之家小编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文章侵权删除联系方式侵权qq:821534679。邮箱:821534679@qq.com

 发表评论


表情

  1. 画室之家
    画室之家【站长】 @回复

    岳麓书院对联,岳麓书院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