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暄御前巧揭奸
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5),一份奏疏搁在明英宗的御书案上。
明英宗慢慢摊开展读,越读眉头皱得越紧:锦衣指挥官门达因为袁彬深得英宗信赖而非常嫉妒,胁逼巡逻兵揭发袁彬隐私,自己却为人奸诈,十恶不赦,犯有20多件违法乱纪之事。明英宗心中“格登”一沉:门达掌权,另一个锦衣指挥官袁彬曾随英宗到北边狩猎,有护驾之功。两人究竟怎么搞的?
明英宗仔细一瞧,告状人的签名是京城民间艺人杨暄。他马上发令:让门达找杨暄问个水落石出。
杨暄应召入门,门达非常憎恨别人告发他,此时一脸凶神恶煞样。而杨暄神色坦然,毫不惊慌,似乎啥都不在乎,好像事情根本不是他做的一样。门达沉下脸,逐条追问:“大胆杨暄,那奏文内的事,可是你造谣中伤本官的?”
杨暄对门达的问话,一律回答“不知道”,并且显出一副挺委屈的样子:“我杨某人一个下贱艺工,没念过什么书,既不识文断字,又同您大人无怨无仇,怎么会干这缺德事?不过,我可以告诉您这件事的真相。”
门达会意,马上屏退左右。
杨暄见四下无人,就神秘地眨巴着眼睛告诉门达:“告诉门大人您吧,这都是内阁李贤教我干的!他要我呈给皇上一封奏书,至于上面内容到底写了什么,我实在是不知道。您如果当着文武百官,敢在朝廷上质问我,我就敢讲个彻底,图个痛快。这么做了,那李贤一定再也没有办法抵赖了!”
门达听后,马上得意地笑了,命令道:“来人,摆酒。设宴好好款待杨暄!”
第二天早朝时分,门达忙将此事上奏明英宗。明英宗当即发话:“诸位大臣都集中午门外。今天,朕要当着你们的面,把门达和袁彬的事弄个清楚。”
杨暄刚给领到午门,门达右手直指李贤:“这是非全由你搬弄出的,杨暄已经都从实招认了。”
李贤一下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惊讶得发起呆来。杨暄突然大声喊叫:“我该死,我该死!我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要诬蔑好人?我是个市井小人,怎么有缘见得着内阁李贤大人?老天在上,这实在是门达叫我死咬住李贤大人的。”
门达正诧异间,杨暄利索地数落着门达干的20多件违法乱纪之事。门达听得无地自容,当场灰头土脸。明英宗听罢,一声长叹,眼光复杂地注视着门达。
英宗虽然未将门达治罪,但是从此对门达疏远很多。袁彬开始分掌南部。一年后,被召回京城升任要职。奸官门达因另一案件受牵连,被明英宗贬往广西,最后死在那里。
【大道理】:
对待坏人,应该通过自己的聪明机智来战胜他们,勇敢地揭发坏人,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
版权声明:本文为网友投稿发布,本站小编: 画室之家小编 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文章侵权删除联系方式侵权qq:821534679。邮箱:821534679@qq.com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走不出沙漠的人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月光下的诗人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哲学家的失策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冠军的自信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最甜的水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小老鼠的旅行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商人与明星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两个书法家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扶着椅子溜冰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路边的小店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燕人悲祖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无言的爱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拒绝施舍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小少爷的把戏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不会祷告的土人
- •小故事大道理(人生智慧篇)之:亚历山大的遗诏